湿版摄影为什么不褪色?

AADD 1 0

一、湿版摄影为什么不褪色?

因为使用了硝酸银

湿版照片是拿玻璃当底片的摄影技术,这是一门来自18世纪的古老摄影技术,在干净的玻璃上涂布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,再浸入硝酸银,取出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,然后显影,定影,根据喜好,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。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(Wet Plate Collodion)。

二、概述摄影术发明早期的几种摄影方法

从1826年余培尼埃普斯拍摄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,基于对显影剂、定影剂、胶合剂、片基、镜头等多种技术要素的不断探索,各种摄影方法也随之产生,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。

1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术

尼埃普斯已有发明的基础上,法国人路易斯・雅克・芒代・达盖尔(Louis Jacques MandéDaguerre,1757-1851)经过长达数十年探索,将曝光时间从之前的8小时缩短至2-3分钟。1839年8月19日,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获得专利认可,并由法国国会购买后公之于众,从而标志着摄影术的真正诞生。

2塔尔博特与卡罗式摄影法

英国人威廉・亨利・福克斯・塔尔博特(WilliamHenry Fox Talbot,1800-1877)长期研制的“卤化银纸照相法”于1841年取得专利。之后,塔尔博特将之命名为“卡罗式摄影法”,卡罗来自希腊语“kalos”,意思是“美丽”。与达盖尔摄影术不同的是,卡罗式摄影法有正片和负片之分,弥补了前者无法复制的局限;由于用纸基代替了前者的铜版片基,成本也大大降低。但是,纸基纹理粗糙,吸附性差,因此用卡罗式摄影法拍摄的照片无法达到前者的清晰度,而且曝光时间较长,照片保存时间也较短。

3圣・维克多与蛋白玻璃摄影

圣・维克多(Niepce de Saint-Victor,1805-1870)取得了蛋白玻璃摄影法(albumen-on-glass process)(又称蛋清法)的专利。他采用玻璃板为片基,以蛋清为胶合剂,将碘化银等感光材料附着于玻璃板上。曝光后的玻璃底片相对稳定,不需要立即冲洗。但由于感光化学药品混合于蛋白中的分量极为有限,因此,蛋白玻璃的感光速度过慢,很难用来拍摄人像或其它动态事物。不过,添加蛋清制作成的蛋白像纸(albumen paper),成影效果细腻而有光泽粗郑,且不易褪色,因而运用广泛。

4阿切尔与火棉胶摄影法

与之前的蛋白岩毁颂胶合剂相比,火棉胶中可溶入更多的感光材料,大大提高了底片的光敏度,使曝光速度由之前的2-3分钟缩短至30秒左右。但火棉胶自身的特性也使拍摄与冲洗过程变得非常紧张和繁琐。阿切尔早期的10-12英寸湿板底片1851年,伦敦雕塑家弗雷德里克・斯科特・阿切尔(Frederick Scott Archer,1813-1857)公布了一种新型物质――火棉胶。火棉胶是用硝化棉(棉花纤维溶解在硝酸中制成)溶于乙醚和酒精混合而成的黏性液体,可作为胶合剂来使用,这种方法被称为火棉胶摄影法。由于该物质干化之后难以与显影、定影材料发生化学反应,必须在其未干之前完成拍摄和冲洗工作,故又名火棉胶湿版摄影法(wet-collidion process)。

5马多克斯与明胶干版法

1871年,英国医生理查德・里奇・马多克斯(Richard Leach Maddox,1816-1902)用明胶代替火棉胶取得成功。他发现,将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(gelatineemulsion)配制好,趁热涂在玻璃板上,即使干化后,化学药品也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。冲洗时,乳剂将会适当膨胀,使显影液与定影液易于发生作用。这种摄影方法被称为溴化银胶法(Gum Bichromateprocess),或明胶干版法。这项发明不仅把曝光速度提高到数分之一秒,同时也大大简化了摄影师的工作。

三、湿版摄影法的注意事项

湿中袭版摄影DIY中有些材料是易燃,有毒,请大家谨慎玩耍拆唤,避免操作不慎带来的不良后卖御兄果。

标签: 注意事项 摄影 湿版摄影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